四川在線消息(楊漢國 記者 蒲南溪)11月18日,記者從南充市營山縣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獲悉,作為營山進士文化景區(qū)重要組成部分的于式枚故居進入正式施工階段,計劃于明年6月建成并向游客開放。
于式枚故居坐落在營山縣朗池街道天井村境內,現已屬于城市規(guī)劃區(qū),大院坐北朝南,原本是三進三出封閉式的四合院居所,屬典型的川東民居建筑,社區(qū)宣傳欄,院壩里鋪青石板,正堂為一樓一底格局,正堂左邊現還保留著一排廂房。
據《營山縣志》記載,于家祖先于紹于明洪武年間從廣西賀縣來營山任知縣,招民墾荒,很有政績。據推測,于家大院就是那時所建。據于家后輩介紹,原先于家正堂前面有一個天井,天井前面是二堂。二堂中間有堂屋,有大門小門直通正堂。二堂前面是一個天井,天井前面是朝門。朝門廊下有三個門,不銹鋼宣傳欄,中間的門是拱形大門,指路牌燈箱,左右兩邊則是方形小門。朝門外左右兩邊立有4至5米高的桅桿。
據史料記載:于式枚,字晦若,于光緒六年(1880年)中進士,三年期滿,御試,授兵部主事。先后擔任過郵傳部侍郎、禮部侍郎、吏部侍郎等職。
雖說于氏家族當時在營山聲名顯赫,但是于式枚本人卻十分低調、謙遜。據《營山縣志》記載:于式枚生性耿介,寬和待人。營山縣城禹王宮是湖廣籍人的會館,與于家宗祠僅一墻之隔。為爭一墻之地,雙方互不相讓。于氏族人欲仗于式枚之力,以興大訟。于式枚回書,并引“千里修書為堵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,萬里長城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”的詩句相勸。于氏族人見于式枚無助訟之意而息訟,.燈箱,會館為于式枚的豁然大度所感,亦罷爭斗之念,雙方言和,至今傳為美談。
據營山縣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局長李劍峰介紹,于式枚故居總規(guī)劃用地面積19837.9 ㎡。其中,故居修繕建筑面積為399.3㎡。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,將保留的正堂進行修繕,宣傳欄廠家,按歷史記載的川東民居四合院的建筑風貌擴建復原廂房、二堂、朝門廊房和桅桿等。并以于式枚故居為核心,按照“春夏秋冬四季一院四園”的設計理念,通過保留竹林,增設林間游步道,補植香樟、桃花、白玉蘭、桂花等,布局近春園、夏竹園、秋思園、冬賞園四個功能區(qū)。
“于式枚故居歷史久遠,建筑特色鮮明,文化底蘊深厚,修繕完工后將成為營山的又一個文化符號?!崩顒Ψ逭f。
圖片由營山縣住房和城鄉(xiāng)建設局提供